红外相机拍摄到珍贵影像“金钱豹”
2021-06-12
现在,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安装的红外相机越来越多,多种野生动物又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这也是雅安蜂桶寨初次用红外线摄相机监控金钱豹。就体形而言,这只金钱豹已成年,但由于没有其他影像,暂时无法区分其性别等等。
四川雅安蜂桶寨利用红外相机多次发现野生鱼的踪迹,曾被网友戏称为“鱼池地盘”。有人因此发问,金钱豹重见大名,会不会对野兽和人类造成伤害?
针对这一情况,股长表示,金钱豹会捕食一些比较弱小的野生动物,但在野外还算比较凶猛,一般野生动物不会对它造成伤害。雅安的野生动物比较多,在生物多样性方面,许多动物可以共存。
另外,保护区比较偏僻,除专业人员外,一般都不允许他人进入。豹虽然是肉食性动物,一般不会主动袭击人类,躲避人类。人们可能还没有发现它的时候,它就已经跑掉了。
红外线摄影机的快门触发是由摄影机本身所决定的,而摄影机没有取景的主观意识,这就形成了很大的随机性。专业摄影家在拍摄野生动物的时候,往往以比较明显的对比背景来突出主题,这是一种观察容易、审美倾向容易的表现手法。但红外线相机拍摄时,审美观并不是科研工作者在设置相机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他们需要对更接近动物习性的因素做出判断,例如他们可能选择何种角度、目标、行为方式等等。
这样背景的衬托就会变得无关紧要,取景的审美观就会变得更弱,动物自身的保护色彩就会与红外线相机产生混为一谈的感觉。弱化的辨识度不仅没有削弱照片的观赏性,反而是取景不完整,构图不开放,主题偏离中心,这些反美学的随机性图像表明,摄影可以脱离人的控制,形成一种天眼自主的观照系统,在其中,甚至传递一种非人格化的审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