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求生态保护和科研精进的道路上,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管理分局(以下简称“成都熊貓分局”)近日取得了一项重要进展。6月14日,该分局技术部负责人收到了一条令人振奋的提示——无线自组网红外相机成功抓拍到了黑熊在山林间觅食的珍贵画面。这一成就标志着成都熊貓分局在“天空地人”一体化网络监测系统建设上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一、系统概述
为了实现对大熊貓及其栖息地的高效监测,成都熊貓分局在片区内广泛设置了红外相机、智能卡口、动环设备等,并将这些设备链接至自然资源监测平台。这一系统的构建旨在实现自然资源的“实时监测+长期监测”目标,为大熊貓国家公园的智慧化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二、实时监测:守护生态安全
在实时监测方面,成都熊貓分局安装的50台无线自组网红外相机能够实时捕捉并传输影像数据。一旦有动物或人经过并被拍摄到,系统便会立即通知后台并记录相关信息。这不仅为基层工作人员提供了及时处理问题的依据,也大大减轻了巡护员的负担。通过配套的手机APP和巡护站管理平台,巡护员可以更加高效地完成巡护任务,确保生态安全。
三、长期监测:助力生物科学研究
长期监测则为大熊貓国家公园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通过收集和分析监测平台的数据,科研人员可以了解区域内的生物种类、数量、分布等信息,为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例如,通过对比不同时段的监测数据,研究人员发现成都大邑地区的大熊貓数量有所增加,这为当地生态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未来展望
成都熊貓分局表示,未来将继续推进“智慧国家公园”建设。他们计划增设更多无线自组网红外相机,特别是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脊处安装设备,以监测高海拔生存野生动物的生存状况。同时,他们还将关注“天空”领域,探索遥感卫星定位、无人机布设等新技术在监测体系中的应用,不断提升监测体系的智能化水平。
五、结语
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的“天空地人”一體化智慧監測網絡建設,不僅為大熊貓及其棲息地的保護提供了有力支持,也為生物科學研究提供了豐富的數據資源。隨著這一系統的不斷完善與發展,我們有理由相信大熊貓國家公園將會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